留给高三艺考文化课冲刺的时间已经仅剩下半个月的时间了,而作为高二艺考生,文化课也要早点学起来。有的艺考生已经开始学习专业课了,为了不让大家把文化课落下,非凡教育艺考文化课冲刺营的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历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制度。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六王毕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 秦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中国历史上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秦王朝。
2、四海一
北击匈奴
蒙恬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北部边防,设九原郡
统一岭南地区
修灵渠(初服务于军事)沟通湘水和漓水,岭南设郡(南海郡),归入中央王朝管理的开始
“西南夷”
开辟“五尺道”,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开始
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它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它奠定了中国辽阔的版图,加强了中原和边疆以及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秦统一后,中国社会进入快速发展一途。
3、秦能统一中国的原因:
客观原因:
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①从经济方面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 提供了物质条件。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局部实行了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③在民族关系方面,各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④广大劳动人民渴望统一。⑤长期的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主观原因:
从秦国来说,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①秦国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②秦国新兴地主力量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③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④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秦具备完成统一的主客观条件。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中央机构组成:皇帝制度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实质:君主专制
三公九卿制:丞相,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
御史大夫,丞相助手,监察百官。
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A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B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诸卿中奉常、宗正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行政权力体系,为以后历代王朝的中央机构开创了模式。
议政方式:朝议(廷议)优点: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中央官制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的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2)地方政权组织:郡县制。出现于战国,确立于秦朝。
特点: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中央;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意义:从根本上否认了分封制;有效的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地方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内容和特点。
原因:经济上,由封建经济的基础决定的,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维护国家统一,保证生产。政治上,封建地主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保护封建地主驻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思想上,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
内容: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中央集权的三公制度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
特点:皇权至高无上;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皇帝从决策到行使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君权神授;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伴随于中央集权制
加入艺考交流QQ群765861691 | 微信交流群:253691475(群主微信) | 在线咨询 | 微信公众号:非凡教育V(ffjygf)| 咨询热线:17767162695
相关艺考文化课冲刺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