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i看过一个纪录片《出路》,关于读书。09年拍到15年,长达7年。
2009年
1.
采访对象:
甘肃山沟里的女孩,马百娟
她说:我长大了要去北京上大学。
片子里,她每天冷水泡冷馍,喂猪种田,眼里闪着光。
读书,曾是她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2.
采访对象:
湖北高三复读生,徐佳
他说:拼了三年,高考改变了我。
早几年,外出打工的徐佳爸爸去世。临终前,他说:“爬也要供孩子上学”。
高考,是唯一一个能够体现公平竞争的方式。
3.
采访对象:
美院附中辍学学生,袁晗寒
她说:以后不饿死就行,而没有人会被饿死。
从小上最好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再到最好的美院附中,最后退学。
退学时,她还没有把上学和工作扯上什么关系。
2015年
1.
16岁,马百娟放弃读书,嫁给了表哥。
花季般的年龄,
她挺着肚子和相同岁数的女孩谈论孩子、尿布和丈夫,比比谁的肚子大。
要不要读书?
要,却没有其他选择。
读书有什么用?
或许,她真的不愿也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对于读书的向往,更像是小时候的玩笑,未曾真实过。她眼里的光消失了。
2.
袁晗寒开了酒吧,倒闭了。
12年,她慢慢理解了“读书”的定义,前往德国求学,就读艺术方向的硕士。
她依然不明白自己的方向。实习也只是好奇,对抗着她生活的“无聊”。
2015年,袁晗寒还是回国了。在北京注册了艺术品投资公司。
要不要读书?
三人里,她受的教育最好,却是最迷茫的一个。
读书和开酒吧、开公司一样,只是换个方式摆脱自己的困惑和恐慌。
3.
徐佳最终考上了大学。
之前两次高考都是497分,离当年湖北的二本分数线差了7分。
所幸,在他第三次走进高考考场,终于如愿拿到录取通知书。
大学毕业后,徐佳的学历并不受青睐。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一家电力公司工作。
15年的时候,已经靠自己存的钱结了婚、修了老家的房、还给妈妈开了店。
要不要读书?
他笃定地说:“要。”虽然,他深知自己奋斗的终点只是袁晗寒们的起点。
“我接受这种不公平,但我的下一代,会达到袁晗寒的状态。”
徐佳,是我们中的大多数。
对于徐佳们而言,读书,是唯一可以改变人生的通道。
前几天,Siri接到了一个被爸爸带过来的孩子。孩子是艺术生,不愿意读书,觉得读书没用。即使走了艺考,也总想着给自己留条出国的退路。
相对的,Siri反问了她几个问题,大家也可以自问。
1.爸妈赚的钱够养你一辈子吗?
2.你想一辈子靠爸妈养吗?
3.你可以牛逼到不高考,直接出国留学吗?
4.你有足够的底气不回国,在国外立足吗?
5.有人愿意一直带你走上上流社会吗?
6.你觉得自己哪个技能足以支撑你的生活?
7.你认为自己将来的出路在哪里?
问完这7个问题,孩子没有再说话。
这样的孩子不少,说真的,有一些养尊处优后的“自以为是”。Siri见过的父母,几乎都已给了最好的教育,而孩子们却浑然不知。
这里面,有徐佳们,也有袁晗寒们。虽然大部分孩子的家境和徐佳差不多,但心态更像袁晗寒。
读书就像我们家族的接力棒,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让我们从马百娟变成徐佳,从徐佳变成袁晗寒。
Siri很感谢自己的父母,一直坚信读书可以改变自己命运。从县城的初中,到市里不错的高中,再到大学,这一路都有父母支持。
当过年回家,和小时候一起上学的玩伴一起交谈,才发现已是两个世界。他的讲话方式我已经合不上拍了。
脑海里只有小时候两个人一边上学一边大笑的场景,很恍惚。
对于更多普通家庭来说,除了读书拼成绩,还能有什么出路?唯有读书、成绩、考大学,才是普通家庭摆脱现有阶层最简单、有效、公平的途径。
2019届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34万人,就业压力之大,完全可以想象。那些曾经认为高考一无是处,并猛烈抨击教育体制的学生们,却在日后感受到了社会的残酷。
著名画家兼学者陈丹青说:
一个社会有三大底线行业,教育,医疗,法律。对于教育,他说:“无论社会多么不堪,只要教育优秀公平,底层就会有上升希望。”
今天的中国,社会分层还没有最终形成,教育分层还远着呢,所以这是一个大好的时机,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认知,而超越自己的阶层。
现在Siri接触到的很多艺考生,都叫嚷着“不想读书”,或者以“专业课太忙”为理由逃避着文化课。真实情况是什么呢?
现在的艺考早就不是艺术天才的天下,而是文化专业双学霸的天下。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高考报名考生人数达975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790.99万人,约184万人落榜。粗略计算,每年约20%的高考生落榜。当然了,艺术生的落榜率也一样。
艺考生的文化课复习时间仅仅一年半,不到普通生50%的时间。
很多集训时没有巩固文化课的同学,到后期都有些跟不上进度。卡在了文化分上的落榜艺考生比比皆是,很多“拿证王者”最后却成为是“被淘汰者”。
而高考阅卷老师,会因你是艺术生酌情打分吗?
别天真了。
应该怎么办?集训期间想学文化课,又怕没时间怎么办?不学文化课,又怕狂掉100分怎么办?
非凡教育本着“教你,逼你,陪你”的教学理念,实实在在为艺术生做事——
关注公众号“非凡教育V”
后台留言“姓名+二维码”
或在官网客服处留言
“姓名+手机/微信号码”
0元免费领取
200堂艺考生文化在线课程
「 有人问:“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你说读书究竟有什么意义?”
有人答:“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
你读过的书将融进你的气质和精神,只要一个触动点,就会喷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