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英语选考加权赋分有问题,到底怎么了?
这2天,围绕浙江英语选考成绩赋分有问题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很多考生和家长反映,英语成绩出现倒挂的情况:英语作文扣了30分的后总分居然有130分;平时不怎么爱学习的孩子,英语竟然超常发挥,从原先的模拟只有100多分的,后居然考到了120多分。
而作为官方机构,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也发文:英语选考在阅读理解等难度较大的科目上,采取了赋分的方式。而紧接着,“一则浙江省省长带头调查此事”的消息,更是将英语赋分成绩事件推向了高潮。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梳理一下,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1 大背景
作为新高考改革的先行区,浙江省早在2016年就推行了新高考的改革。而其中有关英语的一项就是:英语有2次的考试机会,一次是随着每年11月选考一起考试,还有一次就是每年的6月份参加高考。而本次的英语考试,是随着11月的选考一起举行的。
2 选考成绩出炉
11月1日-3日,浙江省举行了高三的次选考考试。
11月4日,官网将各考试科目的标准答案在其微信公众号进行了发布。
在11月25日,距离考试整整22天之后,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在官网开放了英语科目的成绩查询入口。就是在这个时候,不少考生发现了异常,对自己的分数提出了异议。不少考生反映,成绩普遍过高,质疑声开始出现。
3 考试院正式回应
11月27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在其官网正式发文,对考生提出的质疑,发文解释道“对难度较大的第二部分(阅读理解)、第三部分(语言运用)部分的试题进行了难度系数的调整,实施加权赋分”,而关于如何实施加权赋分,发文中并未进行说明。
4 考生及家长的反馈
针对考试院的回应,部分考生和家长依旧不买帐,有的反映“选择题只扣了几分,可是后面作文扣了十几分”。事件进一步发酵,同时声音开始蔓延到新浪微博等媒体。
5 省政府回应
12月1日晚间,省新闻办公室发声,成立以省长为组长的调查组,对英语高考的赋分事件进行调查。同时,各大主流媒体对新闻内容进行转载。在时间上,较早报道该新闻的是浙江之声的,发文时间是23:15分,也就是晚间的11点15分。
对很多普通的家庭来说,教育承载了一代人甚至是数代人的希望,它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甚至是数代人。教育公平,也是文明时代的,迫切需要的。